就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。今年亦是如此,在灰犀牛和黑天鵝雙重挑戰下,就業問題顯得更加突出。前有國家相繼出臺穩就業、保就業等政策,緩解就業壓力;后有面臨市場嚴峻挑戰,企業組織不得不降薪、裁員。許多職場打拼多年的白領階層因為“職場危機”陷入焦慮之中。對于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們來說,也是邁入社會的第一道障礙。
職業焦慮說到底主要來自于職場競爭力,不管外界環境怎么變化,總有人能夠在危機中找到機遇,在競爭中尋得生存。面臨職場焦慮,職場人士轉而在學歷提升生尋求良藥,MBA自然成為最受歡迎的出路。而MBA培養院校提供給他們的,往往超出商業管理知識本身……
小編從高校MBA老師、知名MBA院校學生、以及網友三個視角分析,打探一番后發現,原來讀MBA還有更加深層次的意義。
為什么讀MBA?讀MBA可以收獲什么。看看他們怎么說。
從數據來看,相較于大學生占全國人口比例的5%-10%,我國的研究生比例僅千分之五,距離教育強國我們尚有很長的路要走。《專業學位硏究生教育發展方案(2020-2025)》明確指出,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主動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路徑。我國在很多領域都有尚待突破的關鍵技術,成為制約我國創新發展的瓶頸,這些技術相當程度集中在科技應用和轉化方面,需要大量創新型、復合型、應用型人才。
高校MBA老師相關理解
朱文忠
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學院院長
如今時代的大環境與局勢在變化,大到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與大灣區經濟建設,小到任何一個企業或家庭農場主的經營與發展,都對國際高端復合型商科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。因此,商科教育本身的性質就決定其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核心。
白長虹
南開大學商學院兼遠程教育學院院長
我們的使命是培養領袖型人才,也被稱為企業家型人才。它不僅能夠整合資源,還將具有統領和規劃的能力,即‘超級生產力’。之所以稱之為‘超級生產力’,就是因為其自身的不可替代性。
王小毅
浙江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
隨著“互聯網+教育”模式的愈加發達,企業培訓體系愈加完善的背景下,社會對傳統MBA培養體系的需求越來越低。
知名MBA院校學生的經歷感悟
“我是一個自卑的女孩,有段時間讀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《自卑與超越》,了解了一直處于自卑狀態的自己,同時發現自卑也是一種激勵自我的方式。讀MBA帶給我最大的改變就是讓我更加自信。”
——中央財經大學2017級MBA學生王金茹
“現代高度競爭的社會,讓很多人都非常忙碌,有時甚至會忘記自己的初心,忘記對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東西。我有機會重新回到校園,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和內涵,也能享受獨處的時光,讓自己的心態變得更加淡定和從容。”
——北大匯豐商學院2020屆MBA畢業生吳陳龍
雖然在大企業工作非常愜意與舒適,但是它對個人的成長而言是不夠的。我希望走出大企業辦公的舒適圈,自我學習充電,并實現個人發展的“基業長青。
——北大匯豐2016級MBA張樹陽
“以前我們在公司,在其他場合,大部分都是那些站在講臺上說話的人。但是在清華,我們重新找回了學生的身份。我們要重新坐在講臺下,聽老師講,聽同學講,聽我們的師兄師姐講,去了解他們到底在學些什么,他們的知識是什么,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什么。這就是我們忘掉原來的身份,重新定義自己的重要過程。”
——清華大學2017級MBA學生朱君
網友們的回答
“學生時代的名校夢,MBA幫我圓夢又提高學歷一舉兩得。”
——小卓*
“職業瓶頸人生失意期,求學路上好好沉淀一下自己再重新出發。”
——Ca*el
“追求更大的自我突破,管理能力、思維能力,技術轉管理……”
——是*不是冬
“跳槽變得容易了。比如本科語言類高校,專業限制較大,如果轉行金融類,一般只認清北復交,讀完相關MBA就可以解決了,突破學歷壁壘。”
——Nancy
“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,能用得動的人,才叫人脈。人脈是一種核心資源。讀MBA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身邊臥虎藏龍……”
——wendy
“讀完MBA后,自己的商業敏感度變高了,因為學習期間,要去閱讀很多企業的商業結構、運營,然后分析成因,結果,預測等。會讓自己不自覺得更加關心當下商業的發展,困境和機遇,也對感興趣的行業主動去搜集資料分析”
——coco
跳槽、加薪
落戶加分
人脈的積攢
MBA最直接提供更高的工作平臺、
更優質的導師和校友資源
結構化思維體系的形成
系統的學習管理知識
自我的完善與提升
MBA碩士學位證書到手
不斷試錯的機會
懷念校園
......
未來,MBA的價值還會不斷的被人們發現、挖掘并使用,賦予我們更多的未知可能性,讓我們在職業發展道路上穩步向前。
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選擇讀MBA也注定不平凡。就像一些MBA學生所言,學習是解決迷茫的最好辦法,愿大家抓好眼前的機遇。讀書的艱苦只是陣痛,未來的道路會更寬廣。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中國MBA教育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MBA教育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MBA教育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,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,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,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
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
服務熱線:010-8286 3124